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措施不斷出臺,包括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
11月16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落實系列稅費支持政策有關情況。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截至11月10日,全國稅務系統合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7萬億元。其中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達2309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5倍;新增減稅降費7896億元;累計辦理緩稅緩費6797億元。
稅費支持政策積極作用不斷顯現
從年初出臺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到5月份將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擴圍到批發和零售業等7個行業,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再到8月份以來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續緩繳部分稅費、支持企業創新階段性減稅等稅費支持政策,步步擴圍、次次加力。
王道樹表示,各項稅費支持政策積極作用不斷顯現:一是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稅務部門監測的全國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了5.3%,其中裝備制造業下降9.6%,幫助廣大市場主體爬坡過坎、紓困解難。
二是助力了經濟回穩向上。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隨著系列稅費支持政策迅速落地,二季度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扭轉了前期下滑局面,三季度以來同比增長3.4%,呈現回穩向好勢頭。
三是增強了企業發展動能。1月1日-11月10日,全國企業采購設備投資同比增長4.9%,比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采購設備投資同比增長9.8%,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從規模上看,退稅額超過前三年總和;從時間上看,原定全年存量留抵退稅任務提前到二季度集中完成,加之7月份新擴圍7個行業退稅,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
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兼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稅務部門統籌加快退稅進度和加強風險防控,想方設法推動政策紅利精準高效直達市場主體。4月以來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合計21864億元,加上今年一季度繼續實施的留抵退稅老政策1233億元,截至11月10日,留抵退稅合計已達23097億元。
加快制造業留抵退稅辦理速度
今年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制造業新增增值稅留抵稅額實行即申即退,到賬平均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為確保這一要求落實落細,稅務部門在前期已全面加快退稅辦理進度的基礎上繼續深挖潛力,聚焦制造業進一步提高政策落實質效。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負責人吳曉強介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各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制造業增量留抵退稅到賬平均時間均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提速近80%。該措施實施后,9月20日至11月10日,全國稅務機關又為制造業納稅人新辦理增量留抵退稅341億元,使今年制造業留抵退稅累計達6176億元,退稅規模居各行業首位,促進了企業恢復經營。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制造業退稅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8%,比無退稅企業高4.2個百分點,購進金額同比增長11.7%,比無退稅企業高5.8個百分點。
吳曉強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堅持“快準穩好”辦理制造業增量留抵退稅,確保政策直達快享。同時,積極研究優化完善制造業留抵退稅制度,更好支持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今年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也出現了一些騙取留抵退稅的情況。蔡自力透露,截至11月10日,稅務部門通過查處一批涉嫌騙取或違規取得留抵退稅企業,挽回各類稅款損失合計142.9億元。同時,聚焦“假企業”虛開發票、“假出口”騙取出口退稅、“假申報”騙取稅費優惠等各類違法行為,深入推進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今年以來,已累計挽回稅款損失334.33億元。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