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日前發布《深圳市關于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搶抓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機遇,進一步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做大。
《若干措施》共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25年末,深圳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600家,新增首發募集和再融資資金超3000億元,上市后備企業累計超3000 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專利數等指標全國領先,新增千億市值企業3-5家、百億市值企業10-20家,新增上市公司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50%。
第二至五部分從完善工作機制、擴充上市后備企業、提高服務水平、匯集要素資源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做大等方面提出25條政策措施。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披露,截至2022年11月9日,深圳境內外上市企業合計527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企業399家,境外上市128家,但面臨上市公司數量增長放緩和上市后備資源不足等問題。截至2022年10月底,深圳擬上市企業191家,其中在輔導123家,在審68家(已過會、已注冊未上市21家),擬上市企業數量低于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廣東等轄區,居全國第六位(按證監會轄區統計排名)。
根據《若干措施》,深圳將依托“星耀鵬城”企業上市一站式服務平臺,不斷完善上市培育部門、監管部門、交易所、中介機構服務鏈條,建立深證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打造資本市場服務區域經濟新平臺。繼續深化與深交所戰略合作,推動北交所深圳服務基地、上交所深圳服務支隊落地,加強與港交所等境外交易所溝通協作,搭建高效對接機制和服務體系,幫助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為源源不斷擴充企業上市后備資源,《若干措施》提出充分發揮股權投資基金培育作用和區域股權市場塔基功能,積極爭取前海、河套等區域落地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機構稅收優惠政策,加快私募創投等機構集聚,助力“20+8”產業集群培育。
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支持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設立“專精特新培育板”、“科創板”等特色板塊,推進掛牌展示、股權托管、股改融資、規范培育等服務,依托北交所深圳服務基地,不斷完善中小企業綜合培育服務體系,推動形成區域股權市場轉新三板掛牌快速直通機制,按照轉板掛牌企業數量給予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一定獎勵。通過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發行可轉債或增資擴股成功的掛牌企業,可按融資額的3%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融資補助。
轉自: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