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苦專研,用雙手打磨“中國精度”。他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國機集團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重工”)機加工專項組班組長、高級技師李會東。
綠色纖維是未來化纖產品發展的方向,恒天重工經過攻關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成功研發“綠色纖維成套設備產品”。李會東負責的核心部件的加工要求圓弧半徑要控制在0.5毫米,非常光滑,就如眼睛里不得有沙,蚊子站上打滑。李會東說:“我們在加工這種高精度部件時,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要掌握金屬的特性,更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把技術水平發揮到極致?!?/p>
這樣的“中國精度”來自于李會東的長期苦練。為了提高技術水平,他與臺鉆為伴,與銼刀為伍,在操作臺前一站就是5、6個小時,經過長期的訓練,他打磨出來的零件精度可以控制在0.01毫米以內,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十分之一。
李會東練就的過硬本領在關鍵時刻作用更是明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壓條機等設備出現短缺,企業接到了研制生產壓條機的任務。壓條機一共203個零件,任何一個零件出現誤差過大,都會導致生產出的醫用防護服出現質量問題。李會東在車間連續奮戰40多個小時,不斷優化核心部件的精度,直到第一臺壓條機樣機調試成功。
一花獨放不是春,李會東不僅自己本領出眾,還帶領產業工人共同進步。2015年成立的李會東勞模創新工作室,目前已吸納車間職工51名,累計完成創新成果168項,由李會東牽頭申報的實用新型專利有14項。
李會東說:“作為一名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打磨最優質的產品,創造最精彩的業績,認真履職盡責,為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p>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