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最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在新入選的11家“燈塔工廠”中,有5家來自中國。至此,全球“燈塔工廠”數量達到114家,廣泛分布于消費品、汽車、家用電器、鋼鐵制品、醫療設備、制藥、工業設備等多個領域。中國有42家,占比超過三成,是世界上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
自2018年開始,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合作在全球發起評選“燈塔工廠”項目,旨在遴選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尖端技術應用整合工作方面的領先企業。這些“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具有榜樣意義的“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
我國“燈塔工廠”數量不斷增多,反映出中國制造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進行歷史性蛻變?!笆濉币詠?,中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發展態勢良好。從供給能力方面看,智能制造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43家。從支撐體系方面看,中國構建了國際先行的標準體系,發布國家標準285項,主導制定國際標準28項;培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70余個。從推廣應用成效方面看,制造業試點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45%,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35%,產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現出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
在中國制造歷史性蛻變過程中,“燈塔工廠”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燈塔工廠的最大特點是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等技術的集成與綜合運用,其評價標準主要看是否大量采用自動化、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等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技術,并綜合運用這些新技術實現商業模式、產品研發模式、生產模式、質量管理模式和消費者服務模式等全方位變革,促進效率提升、節能減排和經營優化。根據麥肯錫公司的數據,與數字技術成功結合的“燈塔工廠”,生產力平均提升超過2.5倍,二氧化碳排放減少超過97%。其本質就是數字技術在產業鏈中不斷釋放價值,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不斷突破,并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歷史機遇。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更趨激烈,大國戰略博弈進一步聚焦制造業,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日本“社會5.0”、歐盟“工業5.0”等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均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抓手,力圖搶占全球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但制造業供給與市場需求適配性不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面臨挑戰、資源環境要素約束趨緊等問題凸顯。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點,要堅定不移地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提高質量、效率、效益,減少資源能源消耗,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中國經濟和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答題”。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燈塔工廠”已經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和風向標。透過“燈塔工廠”之“光”,能夠看到中國制造業10年來依靠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成果,而通過連點成線、串珠成鏈,以“燈塔工廠”為代表的先進制造企業走出創新驅動的跨越發展之路,將有助于推動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華麗升級。(胡立彪)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